学习主页| 添加收藏
思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正文

2015年第3期理论宣传月刊

2015年03月31日 15:21  点击:[]

理论宣传月报

 

2015年第3  总第12

 

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编印           20153

 

 


   

 

本期专题:

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1

2.袁仁贵:努力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9

3.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系列评论员文章

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16

牢牢掌握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19

系好理想信念这粒“人生的扣子” ………………………21

准确把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基本原则 ……………………24

做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好老师………………………………27

坚定不移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 ………………………… 29

切实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32

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 …………………35

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3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9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意见》分七个部分:一、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三、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四、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五、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六、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七、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

《意见》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校宣传思想战线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取得新进展,宣传思想阵地管理不断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校宣传思想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广大师生对党的领导衷心拥护,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充分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党性原则、强化责任。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提高领导水平,增强驾驭能力,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2)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3)坚持标本兼治、重在建设。强化依法管理,着力加强制度建设,把高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4)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准确把握师生思想状况,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5)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推动校内外协同配合、全社会支持参与,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加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激发广大师生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热情,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2)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3)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加强国家观和民族团结教育,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坚决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4)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把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5)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意见》指出,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调要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把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纳入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把工程重点教材作为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把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编好教材,建好队伍,抓好教学,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划,在学校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优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评优表彰、岗位聘用(职务评聘)等方面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任务政策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做好就业指导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哲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启动实施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计划,深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价方式,重点建好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创新基地,编写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核心教材,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重点建设一批有示范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意见》指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强调要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实行学术安全培训制度,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工作,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制度,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要扎实推进师德建设,落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完善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办法,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要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探索教师定期注册制度。

《意见》指出,要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强调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理论建设,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重点基地建设,建设和创办一批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期刊,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培养一大批政治骨干,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学养深厚、有重要影响的思想理论建设队伍。要提升研究回答重大问题的能力,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定期开展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建立健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分类评价体系,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高校名师大讲堂、理论名家社会行等活动,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支持中外学者围绕中国发展和全球性重大问题开展合作研究。要切实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完善新闻信息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改进高校新闻宣传的文风作风,建立高校、宣传部门、新闻媒体三方联动宣传机制,为高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校报校刊数字化建设,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在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的认定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立足校园网站建设开办一批贴近师生学习生活的网络名站名栏,建设一支由学生和青年教师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

《意见》指出,要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强调要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加强高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要强化高校课堂教学纪律,制定加强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要完善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管理,建立高校出版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制定大学生社团的成立和年度检查制度,加强宗教学学科专业教学科研机构管理,加强校园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

《意见》最后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要完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机制,高校党委要强化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党委书记、校长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保证监督作用,加强高校共青团建设,加快推进高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要配齐建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统筹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宣传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坚持高标准选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干部,高校党委宣传部长由学校党委常委兼任,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人才培养。要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把这项工作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

 

 

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对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总部署总动员。学习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

 

一、充分认识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意义

《意见》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继有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贯彻落实好《意见》,需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校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意识形态工作,连续25年保持稳定,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高校宣传思想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广大师生对党的领导衷心拥护,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充分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高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师生的任务更加艰巨;充分运用新型传播手段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的任务更加凸显;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加紧迫。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不断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点多线长面广,贯彻落实好《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必须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入手,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强化正面引导。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紧迫的、常抓常新的工作。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智力优势,着力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研究阐释,坚持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反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生动案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实施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发挥好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把我们底气充足的思想理念讲深讲透,使我们想说的内容入耳入脑入心,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最近印发了《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着力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构建相互衔接、各有侧重、梯次推进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要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进一步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弘扬正气、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

二是直面突出问题,加强阵地建设与管理。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青年师生是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近年来,一些国家把中国的发展壮大看作是对其制度模式和价值观的挑战,加紧对我渗透分化,方法手段更加隐蔽多样,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落实好《意见》,必须不断增强阵地意识,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要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防范对外开放条件下办学面临的各种意识形态风险,努力在斗争中把握主动,赢得优势。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制定《课堂教学管理办法》,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课堂主阵地。教材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体现,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坚决抵制那些传播西方错误观点的教材进入我们的大学,打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材体系,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坚实支撑。坚持“抓源头、抓审批、抓场地”,进一步规范宣传思想阵地管理流程和工作机制,不断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宣传阵地管理,不给错误言论以传播渠道。

三是重视网络建设,壮大主流舆论。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必须坚持管建结合、善管善用,按照网络生态和运行规律,综合运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加强网络治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使网络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最大机遇。加强网络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为职务职称评聘条件的办法,打造一支由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优秀骨干学生组成的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队伍,引导他们用中国的理论、中国的学术解释中国的奇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特色和优势讲清楚说明白,让人民群众能够听懂和认同。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示范性网站长远规划,推出一批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集中优势办出品牌。推进教师博客、校务微博、班级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建设,扩大网络主流舆论阵地。继续加强对校园网用户管理,与有关部门协同建设高校网络信息应急机制,提高网络管理水平,让网络空间成为激发正能量的坚强阵地。

四是坚持德才兼备,建强工作队伍。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关键在人。要强化高校党委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重视、抓得到位不到位,作为衡量高校党委领导能力的核心标准。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解决好“信”的问题,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要把是否重视、是否善于做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出现重大问题的干部,要严肃追究责任。其次,要解决好“强”的问题,让搞马克思主义的人有尊严、有自信、有底气、有本事。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在大学生中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才。再其次,要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把好教师聘用政治关,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引导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三、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

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对象、条件、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规律,不断增强方法自觉,注重方法创新,提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本领。

一是树立战略思维,提高把握大势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树立战略思维,善于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思考问题。目前来看,我们所面临的大势,首先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大势。这就需要我们改变过去封闭状态下做意识形态工作的惯性思维,把意识形态斗争和各种思想文化碰撞作为一种新常态,善于从战略层面应对和思考。其次就是把握互联网发展的大势。意识形态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放在哪儿。青年大学生是网民的主要群体,高校意识形态很多问题也是因网而生、因网而兴,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时代全媒体、大数据等特点,不断增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能力,牢牢掌握网络舆论战场主动权。

二是强化底线思维,提高应对难题能力。习近平总

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充分估计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强化底线思维,把工作基点放在可能出现的最大风险上,准备好对策。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最根本问题就是如何赢得青年。正反两方面经验表明,执政的最大优势是赢得青年,执政的最大风险是失去青年,赢得青年就能赢得未来。从这一点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极端重要、任重道远。贯彻落实好《意见》的各项任务,要宁可把问题想得复杂一些,把形势想得严峻一些,拿出综合的、具体的、可操作、有效的实施方案,决不能以文件落实文件,走过场,走形式。

三是增强系统思维,提高协同合作能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关涉教学、科研、管理各个领域,必须树立系统思维,善打组合拳,不断提高协同合作能力。目前,多部门协调配合、密切联动的管理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各自为战、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要加强统筹协调,协同合作,建立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四是运用法治思维,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我们善于运用法治思维,以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始终把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广大师生的法治教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善于以法治方式处理高校意识形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坚持教育引导和法律约束相结合,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校规校纪的言行,要依法依规处理。着力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善于用制度管人管事,坚持依法治教与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本文原载于《求是》2015年第3期)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的纲领性文献

 

     —— 一论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新的全面部署,是指导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教育系统、各地高校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党中央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10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教育进行了总体规划。1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积极主动,阵地意识明显提升,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高校宣传思想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广大师生对党的领导衷心拥护,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充分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师生的任务更加艰巨。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充分运用新型传播手段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的任务更加凸显。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加紧迫。《意见》强调,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这“三个事关”,指明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意义,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决心。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青年。高校肩负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强化责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建设,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必须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引导和管理,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党委的第一责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党委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忧患意识、主动意识、主体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在思想和行动上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肩负起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要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强化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思维,坚持以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把意识形态工作贯穿到办学理念和实践中,落实到立德树人的工作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

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树立大宣传工作理念,调动党政工团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优势,形成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强大合力。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牢牢掌握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

 

     —— 二论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我们要按照《意见》要求,把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扎实全面深入推进。

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回答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20145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中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坚持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是中国大学最鲜明的特色。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科学发展,办好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逻辑。

高校肩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必须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领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越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越是面对艰巨无比的挑战和困难,我们就越是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防范开放条件下办学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风险,越是要通过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固阵地、强引领、促发展。面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充分发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引领思潮、培塑价值、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发展的强大作用,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努力使高校领导干部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有力组织者,教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传播者,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历史的担当,是时代的需要。让我们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努力把高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系好理想信念这粒“人生的扣子”

 

     —— 三论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断激发广大师生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热情,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理想信念坚定,国家才有孜孜前行的不竭动力,民族才能永远在世界之林坚挺脊梁。

    理想信念是人生道路的指明灯。无论前方的道路如何漫长、艰苦、曲折,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引航,就能把握正确的方向,乘风破浪,迎来人生的辉煌。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起点。对青年而言,在纷繁复杂的选择中,在光怪陆离的诱惑前,系好理想信念这枚“人生的扣子”,打好“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精神底色,是成就人生价值的关键一环。

    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回望中国百年来风雷激荡的历史画卷,在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激励下,一代又一代青年勇立潮头、担当有为,成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蓬勃力量,奏响了时代的强音。斗转星移,中国号巨轮正开足马力驶向复兴。放眼中国梦,聚焦“两个一百年”,民族复兴的重担需要青年接力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画卷需要青年接续描绘,特别是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的大学生们,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下,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思想文化激荡碰撞,社会思潮跌宕起伏,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更显重要。他们树立怎样的志向,怎样坚定理想信念,攸关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坚定理想信念是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理想信念只有建立在科学理性的认识基础之上,才能稳定持久,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在多元多样多变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交锋中谋共识,让大学生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者、践行者、弘扬者,在全体大学生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石。

    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做好“三进”工作,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性格特点,以学生为本,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思想理论教育规律和大学生认知规律,在回答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在满足成长需求上下功夫,在营造浓厚氛围上下功夫,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信、行、成的要求,渗透到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中,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早已跃居世界首位,每一个青年学生都担负着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使命。我们相信,在坚定理想信念的感召和激励下,人人有志、人人有为、人人有担当,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准确把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基本原则

 

     —— 四论学习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高校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更加紧迫。《意见》明确指出了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为我们深入开展工作提供了科学遵循。

    坚持党性原则,强化责任就是要在重大原则和是非问题上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党委要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敢抓敢管、善抓善管、敢于亮剑、善于出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就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始终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摆在首要位置,突出理想信念引领和价值观塑造,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树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责任”意识,着力提升广大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大力弘扬高尚师德,使高校校园始终成为风清气正的精神高地。

    坚持标本兼治,重在建设就是既要下力气解决眼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更要着眼长远,推进依法依规管理,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使高校始终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要不断完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各项制度,将其纳入依法治校和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的总体进程中,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依法加强对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就是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规律,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把握时、度、效,找准切入点、着力点;要对接师生需求,及时了解师生最新思想动态,倾听他们的心声,平等讨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想其所想,为其服务,增强针对性、实效性;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式,讲究说理艺术,将思想教育引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想法设法及时回应师生心中的疑惑,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要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把以正面为主的导向方针转化为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好创意、好策划、好做法,在富有新意和创造性的实践中融入导向、体现导向、传播导向,让主旋律入脑入心,使正能量不断扩大。

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就是要树立大宣传的理念,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工作全局,统一部署,整体推进。要统筹校内校外、网上网下、课内课外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构建学校、社会、家庭联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共同育人的宣传工作大格局。

    时代前进需要昂扬向上的思想文化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推动。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要把握形势,明确使命,坚持正确方向,增强主动性,谋划新篇章,不断开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做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 五论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高校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广大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深刻道出了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殷切期望和深深嘱托。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勉励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在这“四有”当中,第一位的就是要“有理想信念”。政治素养是高校教师必备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是高校教师立德之基、树人之本,是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高校教师切不可仅仅将自己定义为“教书匠”,而忽略“为人师表”的深刻内涵,摆错“育人”与“教书”的先后位置,特别是不能放松对自身政治素养的严格要求。

    育人先要律己,为师更应重德。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不仅是各级各类教育部门最崇高的教育宗旨,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和重要任务。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养成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高校教师要自觉锤炼政治素养,在“树人德”前,先“立己德”,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书育人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要率先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榜样和标杆,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传递正能量。

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术研究虽无禁区,课堂讲授却有纪律。《意见》着重强调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各有关部门务必要旗帜鲜明、导向明确,分清主流和支流,牢牢抓住以德施教、立德树人这根主线,不断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探索教师定期注册制度,真正把从严治教、依法治教落到实处,切实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校教师队伍。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坚定不移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

 

     —— 六论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思想舆论阵地,真理不去占领,就会杂草丛生;思想舆论阵地,主流思想不壮大,领导权、话语权就无从谈起。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关键是弘扬主旋律,把主流思想舆论做大做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最根本、最基础的工作,就是造好“思想武器”、备足“精神食粮”。高校要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普及宣传的龙头作用、基础作用和主力作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理直气壮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创新学术、培养人才。要紧扣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开展党和国家急需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切实提高阐释、回应、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用高水平的创新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撑、决策咨询。努力打造一批国家急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专业化高端智库,培养造就一批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重大战略的参谋者、科学决策的建言人,持续不断地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对政府科学决策和社会思想舆论的影响力。

    语言是思想舆论的载体,失去语言的形式,思想舆论便无所依傍。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能发声、敢发声,更要善发声、发好声,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交融交锋中下好先手棋、掌握话语权。在学术研究中,必须坚定理论自信、理论自觉,致力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阐释,致力于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理念。要着力把握好学术话语与群众话语之间的关系,把“阳春白雪”的学术语言转化为言之有物的实话、言之有情的好话、言之有理的新话、言之易懂的俗话,在和风细雨中不断扩充正能量。要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能力,创新思路办法,拓展交流途径,有选择、有步骤、有层次地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能发声、善发声的同时,还要健全机制、建设好平台,让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传播得更广、影响力更大,高校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不可缺席。应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断完善新闻信息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起高校、宣传部门、新闻媒体三方联动的宣传机制,统筹社会媒体、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等优势力量,坚定主心骨、把好主方向,多报道教育改革的重大成就,多宣传立德树人的先进典型,妥善做好学校重大部署、社会敏感问题及各类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坚定不移地用正面的宣传报道与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正能量不代表空洞无物的“喊口号”,主旋律不等于脱离生活的“高大全”。“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还须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话语创新,进一步改进文风作风,以小故事阐述大道理、以小话题回应大主题,用鲜活的内容、通俗的形式、群众的语言,让有意义的事情更加形象生动、有意思。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切实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

 

     ——七论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高校宣传思想阵地是发出党和人民声音、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依托。“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面对多变的内外环境,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我们要按照《意见》要求,不断增强阵地意识,紧而又紧、实而又实地抓好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

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要着力抓好课堂讲坛这个重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实施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其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极大。去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好老师应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这要求我们切实加强课堂管理,强化教学纪律,不能让课堂成为发牢骚、泄怨气、造谣生事的场所。广大教师要自觉依托课堂讲坛,用自己的言行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课堂讲坛成为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正能量的坚强阵地。

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要紧紧抓住校园网络这个关键。当前,网络对高校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已经成为师生思想交流、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面对网络世界瞬息万变、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特点,我们要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充分研究网络传播的特点与规律,认真分析“校园网民”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树立正确导向,聚焦内容建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积极抓好校园网络这个阵地,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育人环境,维护高校网络文化信息安全,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对社会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

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要务必抓实制度建设这个根本。制度是宣传思想阵地规范、有序、高效运行的保证。我们要增强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建立健全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制度,强化对校园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局域网、移动终端、出版物等的建设和管理,强化对各种讲座论坛、研讨会、报告会、读书会、学术沙龙、社团组织等的引导和管理,绝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要在有效管理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建设和使用,做到备好闸门再放水、配好刹车再上路,使这些宣传思想阵地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成为坚定理想信念、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师生共识的主阵地。

阵地不牢,地动山摇。实践证明,加强阵地管理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紧迫任务和必然要求,我们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切实把已有的阵地巩固好,把尚未建设的阵地建起来,不断开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

 

     —— 八论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历史反复昭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思想防线一旦被攻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关键是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地方党委和高校党委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首先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高校党委要认清政治使命,强化责任意识,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管好阵地、管好导向、管好队伍,不断提高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驾驭能力,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胸怀大局、把好方向,自觉把党性原则贯穿到办学理校实践中,切实把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贯穿到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实践中。

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关键是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好课堂讲坛主渠道作用,传播先进文化、塑造崇高理想,把高校建设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区和辐射源。在新的形势下,要高度重视校园网上舆论引导,强化校园网络和新兴媒体管理,加强校园网络队伍建设,不断壮大网上主流舆论阵地。要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大力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理直气壮地唱响网上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配齐建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要按照政治立场坚定、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高标准选人用人,把政治坚定和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有专长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凝聚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战线,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能打硬仗的高校宣传思想人才队伍。要加大培养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有尊严、有自信、有底气、有本事。要切实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让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需要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这项工作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各地教育部门每年都要专题研究部署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对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任务的攻坚克难,统筹协调舆论引导、抵御渗透、队伍建设等各个环节,统筹协调校内校外、网上网下等各个方面,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大宣传格局,形成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强大合力。

  

 

光明日报评论员:

 

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

 

——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来源:光明日报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树立起大宣传理念,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的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统筹整合校内外各种优势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各方支持参与、协同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良好局面。

实践证明,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关键在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现实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学会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下施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与驾驭能力。高校党委要切实肩负起领导责任、政治责任,将宣传思想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布局,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切实推动工作落实。

统一导向、强化协作、形成合力,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进一步开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需要统筹协调舆论引导、抵御渗透、队伍建设等各环节,统筹协调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等各方面,努力构建起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高校要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管好课堂、管好队伍、管好阵地。切实加强对党团组织、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的思想引导,使课堂内外都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坚强阵地。要推动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与网络、微信等现代媒介的融合,努力实现网上网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多元素集成、多亮点聚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政治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最重要的规矩。要严守宣传纪律,坚持正确导向。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涉及政治原则的问题,必须头脑清醒,敢于举旗、敢于亮剑,决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更不能退避三舍、没有声音。讲规矩也要讲法治,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仅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更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引导舆论、规范管理。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基础工程,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推动形成内容协调、配套完善、有效管用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制度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紧迫。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以钉钉子精神,在加强领导、抓好统筹、完善机制上持续用力、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努力把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这篇文章写出特色、写出水平、写出精彩。

上一条:2015年第4期理论宣传月刊 下一条:2015年第2期理论宣传月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