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州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贵州省新闻道德委员会、贵州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八届贵州省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优秀选手巡讲活动,在贵州师范大学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
“好记者讲好故事”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这项活动已经成为我国新闻战线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载体,成为了引导新闻战线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强“四力”建设的指向标。省委宣传部和省记协举办这样的巡讲活动,就是要进一步推动全省新闻舆论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讲好贵州故事中展示新闻的力量。
参加本次巡讲的8位记者代表,分别来自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贵州广播电视台、多彩贵州网、贵阳日报报业集团、六盘水广播电视台、黔南日报、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等新闻单位。
来自贵阳日报传媒集团的黄宝华演讲的题目是《震撼心灵的采访:寻访抗美援朝一等功臣》。黄宝华通过对邹习祥后辈的采访了解到这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这位出生黔北山区、旧时以给地主放牛为生的贫苦农家娃,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毅然决然奔赴朝鲜,经历残酷的上甘岭战役。九死一生归来,手握一等功臣勋章的老党员邹习祥,却深藏功名,回到乡下继续过着平凡的生活。
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百姓关注》栏目的记者杨阳,以《一腔热爱,赴此山河》为主题,从自己与丈夫在河南发洪水时前往河南进行新闻报道,在积水中完成报道的故事讲起,这对夫妻也是唯一一对深入武汉洪区疫情现场报道的战地记者。她从一个非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媒体行业,成为一名记者,有幸接到了国家广电总局为庆祝建党百年而策划重点电视节目《思想的田野——贵州篇》的录制,在工作中深刻感受到了贵州的巨大变化。
来自六盘水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孙文午以《一个也不能少》为题,用三个数字展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的主题,并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媒体人,未来会继续用脚步丈量,用眼睛去发现,用真心去感受,用文字去记录,做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
黔东南融媒体中心记者铁源,以《用“四力”践行,为民初心”》为题讲述了她的所见所闻。她见证了从江县秉卫镇大歹村的脱贫之路,见证了大歹村作为旅游景区对外开放。她表示:作为这场时代风云的见证者,感觉到非常幸运,希望在未来的日子中能够不断地践行我的“四力”,让我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和担当不断的印刻在自己心中,在贵州大地上不断谱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来自多彩贵州网的记者张玥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述了她在采访中令人难忘的故事,这些人和事印证着贵州发展的黄金十年,也印刻在了她的职业生涯中。她说:我希望能够学习更为丰富多元的融媒体技术来迎接媒体的变革,成为了解用户心理、讲好时代故事的远方瞭望者。
黔南日报社的记者蒙帮婉,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用三个月时间走遍了黔南印有红色足迹的8个县市,见证了更多鲜活的发展奇迹,见证了黔南的同步小康。
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的90后记者王埜,向大家讲述了两个同为90后的故事。一位是90后科研工作者宋本宁忍耐寂寞,进行测量、调试的工作,保证FAST的精准度;另一位是90后党员、果坝村的第一书记李想响,帮助村民谋发展,让村民们富了起来。
来自贵州日报当代媒体集团的记者彭芳蓉,讲述的题目是《独走黔边:我以108个故事见证贵州千年之变》。记者一个人花了5个月,走过了贵州黔边31个区市,用108篇故事写成《新黔边行》。2021年,她继续独走黔中,花了9个月的时间历经贵州55个区市,完成了《新黔中行》108篇稿件。
活动结束后,彭芳蓉向我们分享了她的一些从业经验,她说道:我从2010年开始从事记者行业,一直都做的是文化相关的报道。在我看来,记者这个行业或许入行门槛不算高,但要做一个好记者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在思想上要有崇高的新闻理想,你得想明白你为什么要做一个记者,因为记者这行非常辛苦,可以说工作的状态是“5+2”、白加黑,融媒体时代对记者的技能要求也比较多,如果没有必须坚持的理想,那从事这行可能会觉得很苦很难熬。另外,我认为做一名记者,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眼里、脚力、脑力、笔力”,只有走到现场、仔细观察、深入思考、磨练笔锋,才能呈现出精彩的新闻报道,为历史留下记忆。
据了解,参加巡讲的8名优秀记者代表中,彭芳蓉和蒙帮婉都是贵州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毕业生,分别毕业于2010年和2015年。
原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巡视员、省记协副主席杨庆武,省记协秘书长朱梅,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党委书记罗仁祥,院长黄葵,副院长杜安,副处级组织员李婧出席了本次活动。24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了新闻工作者们精彩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