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上午,“屯堡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孔学堂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贵州师范大学和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主办,国家民委贵州师范大学多民族文化与区域发展研究基地、贵州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地方实践推动高端智库、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承办。来自贵州省政协、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民宗委、安顺市人民政府、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社会科学》杂志等单位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开幕式由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照惠教授主持。
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肖远平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贵州屯堡文化特色鲜明,形态多样,是多彩贵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屯堡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学术研讨会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举措,是进一步落实贵州省委宣传部“屯堡文化研究转化传播重大文化工程”、深入挖掘贵州屯堡文化资源、探讨屯堡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关联、持续推进屯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体现。近年来,贵州师范大学教师围绕屯堡文化,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屯堡文化综合数据库建设”,先后获批多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特别是在贵州特色文化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上进行积极探索,推进屯堡文化的数字化发展,推动丰富多彩的贵州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
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肖远平致辞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戴建伟在致辞中介绍孔学堂十年来秉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核心宗旨,充分发挥教化、研修、传播三大功能作用,持续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化普及活动,广泛开展课题研究、学术会议、四季论辩大会等高端学术活动,积极建设贵州精神高地,为增强群众文化自觉自信、形成良好道德风尚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戴建伟致辞
贵州省安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汪文学在讲话中指出,屯堡文化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对安顺地戏的关注,研究内容从屯堡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到利用多学科的理论来研究,再到今天学术界提出的构建“屯堡学”;研究队伍从早期收集整理屯堡文化文献资料的安顺本土学者到贵州学者,再到现在全国的学者,产出了大批学术成果,产生较大学术影响。但当前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未来屯堡文化研究应基于田野史学和民间历史文献学视角、乡村文化定位以及历史人类学视野展开。
贵州省安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汪文学讲话
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其松在讲话中强调,屯堡文化的研究、转化和传播是省委宣传部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希望全省各级社科研究机构和广大社科工作者勇担新的历史使命,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好各类平台资源,切实加强与全国知名高效、科研机构、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沟通交流与科研合作,围绕屯堡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聚焦屯堡文化的源与流演变规律,发展逻辑等问题,深入开展研究,产出一系列有深度、有见地、有影响的理论成果,不断扩大屯堡文化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为擦亮贵州特色优秀传统文化名片,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贡献更多的贵州智慧、贵州力量。
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其松讲话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张光奇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有突出的五个特性: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贵州屯堡文化很好地体现了上面五个特性,屯堡人始终保持着团结友善、互相扶持的精神,坚定通过集体劳动和人际合作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维护着屯堡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屯堡人忠诚于国家,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坚韧不拔、团结一致、知行合一、爱国敬业的精神深深烙印在一代代屯堡人心中,成为一种永不磨灭的屯堡精神,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促进中华民族发展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张光奇讲话
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照惠主持
在大会主题发言环节,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顾久作题为《我心目中的屯堡文化》的主旨报告,他在梳理屯堡历史的基础上,聚焦屯堡文化的消失与存续、排他与融合、差异性与一致性问题,突显了屯堡文化在交流交往中的融合特性。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顾久作主旨报告
四川大学教授、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徐新建以《黔学、国学、人类学:屯堡研究的三个面向》为题作主旨报告,他结合自己在贵州的实践调查,从“黔学之维:贵州建制中的屯堡遗存、国学延伸:国家格局里的拓疆建置、世界眼光:人类学视野下的区域阐释”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特别强调了三者之间是相互映照、整体关联的,他认为屯堡研究一定要基于黔学的本土根基,跳出黔学的意识边界,进入国学的整体框架。
中山大学教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蒋明智以《安顺地戏与明代的里社制度》为题,以历史人类学的观念切入,从仪式与社祭的结构来谈安顺地戏与明代的里社制度、国家和族群文化认同。
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发规处处长龚德全教授以《从地戏搬演形态看屯堡文化的特色凝练》为题,从大历史观与大系统观两条逻辑探究了安顺地戏的文化特色,提出未来应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高度,注重屯堡文化研究的三大转向,即从封闭性转向开放性、从军事性转向生活性、从资料性转向阐释性。
下午,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屯堡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当代价值研究”“屯堡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保护研”等专题进行交流研讨,他们通过对屯堡文化、屯堡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在关联的深入探讨,进一步推进了屯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凝聚强大精神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