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广播电视局指导,贵州广播电视台承制的4集贵州脱贫攻坚纪实专题片《千年梦想 决胜今朝》在贵州卫视连播(共4集,每天播出1集)。该片讲述贵州大地发生千年巨变,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标签,书写减贫精彩篇章的生动实践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我校师生利用客户端积极收看,并引发热烈讨论。
陈瑞欣(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身处高原山区的贵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战天斗地,苦干实干,在艰苦的环境下,为实现脱贫,一代又一代人付出了感天动地的努力。我已经在贵州工作十余载,贵州在这十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变化是巨大的。还记得2016年我去到省教育厅送材料,看到金阳如火如荼的发展,我当时感叹,贵州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同时,贵州也是真正贯彻“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既有现代化的设施,又有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这部专题片让我们看到了贵州的过去、现在,也憧憬贵州的未来!希望大家要学习前辈们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詹玉平(历政学院社工系主任):我虽然走过不少贵州的贫困村落,比如专题片里出现的威宁县石门乡、赫章县、晴隆县、七星关区等地,对贵州曾经的贫困不算太陌生。但这部片子仍然让我深感震惊和触动。震惊的是毕节市镰刀湾村的凿崖饮水、兴义市冷洞村的炸石造田、罗甸县麻怀村的人工隧道。我惊叹和由衷敬佩这些地区的人们依靠自己的勤劳双手和坚强意志摆脱千年贫困,实现脱贫小康的强大内生动力和不屈韧性。在第一集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展示了贵州人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千年跨越。大量的历史老照片与如今的幸福生活的对照,展示了贵州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我们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有很多学生来自贫困农村,也有不少学生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教育扶贫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得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消除了贫困的代际传递。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发掘人的优势,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只有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助力广大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我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通过这部片子,更加体会到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道理;更加坚定自己报效国家、关心社会、服务人民、关怀底层的决心;更加努力学习进取,担当起青年人助力贵州跨越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责任和使命!
何姗姗(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19级学生):《千年梦想决胜今朝》不仅是贵州的奋斗脱贫史,还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缩影,它不仅可以激励贵州各民族继续团结奋进,还能大大增强新一代青年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为了建设家乡,不断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学习。我也会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而不懈奋斗,为贵州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一份绵薄之力。
赵禧(大数据学院大数据专业2019级学生):这部片子展现出了贵州省4000万干部群众拼搏创新的精神。这让我想起了因连日加班导致身体不适,送医救治无效后去世的余永流干部,他的电脑里除了一份份脱贫攻坚的文档外,还有一封送给自己刚满月的女儿的信——《呈公主殿下书》,他在信中不仅提到了自己因公不能陪伴于女儿左右的愧疚,还表达了自己对贵州脱贫事业的决心。这种坚决也深深感染了我,而在贵州的脱贫过程中,有着太多辛劳付出的扶贫干部,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了在新时代的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力量!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对未来有更广阔的认知,积极承担起青年的责任,紧紧跟着党的脚步,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胡小江(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级学生):我印象中的贵州人是勤劳勇敢、朴实善良的,即使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贵州人永远热爱着这片土地,用祖祖辈辈的努力建设共同的家园。近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的家乡完全变了一个样子,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等,让我的家乡、苗族的文化被更多人了解。作为贵州人,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真切地盼望着贵州能建设得越来越好,我也期盼着在学成后回到生我养我的小县城,为家乡增添更美丽的色彩!
杨政志(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2020级学生):对于这部专题片,我确实备受鼓舞。以前的贵州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落后,高新技术产业太少,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但现在,贵州利用气候优势发展大数据产业,三大电信运营商、微软、富士康和阿里巴巴等企业也纷纷投资抢滩贵州“云”市场。而在文旅产业发展上,贵州转变思维,把穷山恶水变成好山好水,一句“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的广告语在全国家喻户晓。在贵州全省人民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而贵州的崛起恰恰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当下,我们贵州也制定出了新的规划,贵州人民的生活越过越有盼头。我也相信,贵州会再次创造出新的奇迹,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